欢迎对口企事业单位联系洽谈联合培养非全日制研究生事宜!
一、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界定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有关政策见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
二、2018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仅供参考)
联系人:吴老师,电话:027-68862349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01信号检测处理与传输 02现代网络通信技术 03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多媒体通讯 04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集成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25电子技术 826信号与系统 856 数据结构(C语言版) (选一) | 科目四考试科目以当年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
085210 控制工程 01新型电气传动技术 02智能控制技术 03计算机过程控制 04生产过程建模与优化 05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06仪器仪表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7计算机网络技术 08控制系统建模、仿真与优化 09信号与信息处理 10信息管理系统 11电能质量控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27自动控制原理 828微机原理 856 数据结构(C语言版) (选一) |
注:以上招生专业目录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年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三、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
4.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生;已经取得本科学历的往届生;获得国家承认的专科学历后满两年;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详情参照当年《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说明》。
四、报名流程
(一)网上报名:每年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报名网址: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
(二)现场确认:考生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学历证书(应届本科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我校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详情参照当年《武汉科技大学现场确认公告》。
五、初试与复试
初试时间:每年12月份的倒数第二周周末;地点:由报考点安排;
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数学二、业务课二(自命题);
复试时间:复试办法和程序参照当年《武汉科技大学复试与录取工作方案》。
六、学制学费
学制:三年;学费:以当年湖北省物价局审批为准。
七、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和学位
1.符合条件者,可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2.毕业证须注明学习方式;3.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八、学习方式
可以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上课;也可以申请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起上课,学校还可安排住宿。
九、专业介绍与培养目标
(一)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介绍
本学科为湖北省特色专业,依托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点(信息处理与控制),二级学科硕士点(电路与系统),2010年获得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授权资格。现有本科专业2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本学位点近五年培养研究生87人。
本学科依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冶金自动化与检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智能信息处理与实时工业系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深度信息融合研究院和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院两个校级研究中心,建有电路分析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现代通信实验室、程控交换实验室、信号传输实验室、微机及传感器实验室、计算机应用实验室等先进实验室,为本学科培养工程研发与技术革新人才提供了所需的工作环境。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学科点为我国电子、信息、通信及相关领域输送大量优秀人才,已成为我省电子与通信工程专门技术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位点近年形成了智能信息处理与多媒体通信、无线网络通信与物联网、光电子器件与无线电能传输、电子系统集成及嵌入式系统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16项。智能信息处理与多媒体通信方向注重领域的交叉和融合,将与机器人相关的多触觉感知技术与多媒体信息处理相结合,利用情景交互、视频图像数据识别等技术,实现基于多媒体的智能学习、智能化监测等应用,其成果在工业巡检、远程维护、气象观测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方向面向环境监测和绿色节能,以传感器网络理论、移动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围绕近年来大力发展的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技术应用,在传感器网络信息管理、智能家居、智能电网、异构网络协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绩突出;与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开展国际合作项目3项,论文发表在Energy、 IEEE Sensors Journal等高水平国际期刊上,成为ESI工程学领域高被引论文,引起国际同行关注。光电子器件与及无线电能传输方向上聘有“楚天学子”两名;在新型光、电磁功能器件理论、设计与应用等领域开展了原创性研究;在吸波材料、天线、传感器、红外光子晶体以及无线电能传输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发表在Adv. Optical Mater.、Optics Express、Optics Communications等国际知名期刊上,被SCI期刊论文引用累计超过1000次。电子系统集成及嵌入式系统方向顺应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研究内容主要有智能系统设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重点研究泛在智能通信系统、智能化工业控制系统、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系统、网络化仪器仪表、频率合成器、数字滤波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等电路系统的设计原理、方法和应用。
经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学位点现已形成了包括光电子器件与及无线电能传输、电子系统集成及嵌入式系统、无线网络通信与物联网、三维图像和视频信息处理、以及机器人与智能信息处理等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并正努力拓展雷达天线电磁功能器件与传输、导航信息获取与处理、网络化控制与协同技术等研究方向及领域,不断提升学科学术地位。
学位点充分利用研究特色和优势,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与韩国汉阳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美国桥港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近五年成功举办了1次国际学术会议、承办了1次国内学术会议,合办了1次国内学术会议,在国内外讲学及重要学术会议上作报告25次,邀请境外专家作报告12次,提升了学位点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与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与国内知名大学及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获得国内同行高度认可。与湖北、江苏、广东等地方政府开展战略合作,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崇尚科学的献身精神、创新精神、开放精神和团队精神,诚实守信,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电子与通信专业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工程实践能力,能胜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领域的工作;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和完成本学科前沿性研发课题的能力,能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合理的工程实践方案,具有对有关工程环节进行创新和改良的能力,具有对有关应用软件和硬件进行研制和开发的能力,并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独立获取新知的能力,能利用现代信息工具检索和分析信息,能在导师指导下对前沿知识进行学习和筛选,并具有批判性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具备熟练、正确、规范地运用汉语进行口头表述、撰写学术论文和科技文献的能力,具备熟练掌握和运用一种外语进行本学科文献阅读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本学科所依托单位具有湖北省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五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信息处理与控制”;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控制科学与工程”(含五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以及专业学位授权点“控制工程”。本学科点共有师资47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6人,师资中具有博士学位37人。目前,“控制工程”学位点在校硕士研究生人数132人。
本学科依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冶金自动化与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湖北省电工电子实验示范中心”、“湖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等多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另建有“武汉科技大学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院”、“武汉科技大学深度信息融合研究院”两个校级科研平台。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本学科点为我国自动化专业相关领域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已成为冶金行业的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及科学实践研究的重要基地。
本学科点在“复杂对象的控制理论与应用”、“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冶金流程工业控制”、“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等四个研究方向具有优势和明显特色,取得了大量的教学科研成果。1)复杂对象的控制理论与应用,以基础与前沿科学研究为主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模糊系统非脆弱滤波、不确定系统及网络控制系统的控制与滤波,复杂动态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多智能体深度协作理论、高维结构化信号处理及深度信息融合理论、深度学习机制基础理论与随机优化、工业图像/视频深度检测与融合新方法;探索工业大数据的深度学习和智能分析挖掘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海量工业数据进行高效融合分析和利用,为建立具有精准管理和运维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的智能工业生产体系提供技术支撑。该方向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发表IEEE Trans.论文8篇、主持完成国家基金项目1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项。2)机器人与智能系统方向,主要开展机器人及智能系统的设计方法、制造工艺、智能控制和应用系统集成等核心关键技术研究,进行新一代协作型工业机器人、仿生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冶金行业智能系统装备等理论与应用研究,积极推动国产机器人及智能系统大规模示范应用,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促进湖北省机器人及智能系统产业创新发展。该方向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2项,湖北省科技成果鉴定2项。3)冶金流程工业控制方向,开展了工业大数据挖掘、工业过程控制与优化、冶金模型预测化和多目标优化控制策略的研究,将先进控制理论和改进的优化算法引入到生产实际中,开发了一系列满足生产现场复杂工况的高精度轧钢过程控制数学模型与优化控制技术,相关成果进入宝钢、梅钢、涟钢等大型钢铁企业在线应用。该方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等多项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2项。4)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方向开展了冶金设备精度分析、故障诊断、寿命预测的研究,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冶金设备故障诊断与寿命预测系统,成功解决了设备故障特征识别和安全运行时间预测等难题,打破了发达国家在重大设备状态监测技术上的垄断;其成果成功应用于武钢、安钢、唐钢、梅钢等大型钢铁企业。该方向承担国家级项目6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
经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学位点现已形成了包括信息处理与控制、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机器人、网络化控制、数字图像与机器视觉检测、机电系统集成与控制以及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等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也正努力拓展网络控制技术、空地无人机协同控制技术、导航与控制技术等研究方向及领域,不断提升学科学术地位。
本学位点充分利用研究特色和优势,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近五年成功举办了1次国际学术会议、承办了3次国内学术会议,合办了1次国内学术会议,在国内外讲学及重要学术会议上作报告56次,邀请境外专家作报告12次,提升了学位点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与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国内知名大学及国有大型冶金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已建立省级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工作站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基地1个,获得国内同行高度认可;与湖北、江苏、广东等地方政府开展战略合作,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四)控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位是与控制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在自动化领域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本学科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健康的体格。具体应做到:
1. 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崇尚科学的献身精神、创新精神、开放精神和团队精神,诚实守信,具有社会责任感。
2. 掌握现代控制领域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能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作风,以及独立从事和解决与本学科相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高水平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领域的工作。
3. 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和完成本学科前沿性研发课题的能力,能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合理的工程实践方案,具有对有关工程环节进行创新和改造的能力,具有对有关应用软件和硬件进行研制和开发的能力,并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4. 具有独立获取新知的能力,具有利用现代信息工具检索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能在导师指导下对前沿知识进行学习和筛选,并具有批判性学习的能力;具有撰写学术论文和科技文献的能力,具备熟练掌握和运用一种外语阅读本学科文献和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